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 年终盘点 | 四正柏2020年文献篇

年终盘点 | 四正柏2020年文献篇

公司新闻 2021-01-18 浏览:1110次

 

 

不平凡的2020年已悄然过去,四正柏也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实现了单年SCI文献发表量新高,同时SCI文献突破1000大关,现小柏将这一年收录的精彩引用文献与大家分享,也感谢新老用户及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对四正柏的支持,愿新的一年大家都能与自己的小确幸不期而遇。

 

 

01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先正教授团队最新通过无线遥控治疗肿瘤方法——

 

文章题目:Nitric Oxide Release Device for Remote-Controlled Cancer Therapy by Wireless Charging.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影响因子:25.809

引用产品:Mouse TNF-α and IL-6 ELISA Kits

 

 

文章简介

传统的光疗(PDT)由于光容易被组织吸收而穿透性不足,无法深入到体内的大多数癌症组织。因此科学家们通过往人体内植入LED来解决光源的问题。

由此,张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植入式和无线充电的NO释放系统(NO-wLED),该系统由无线充电的LED和内源性NO的供体GSNO构成,由生物相容性和不可降解的PDMS包裹起来。首先将NO-wLED植入癌组织附近或手术后的荷瘤小鼠中。当小鼠处在无线充电线圈中时,通过无线充电为植入的NO-wLED供电。然后,触发NO-wLED释放NO,释放的NO可渗透到癌症组织中,从而能够抑制癌症。无线充电控制器可以由智能手机通过WiFi或移动互联网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实现遥控NO的产生。

 

 

NO-wLED的体外NO释放率达到0.43×10-6M/min, 即可达到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调节不同的波长和光照时间,可以控制NO的释放速率和浓度,实现不同的处理要求。通过原位和术后结肠癌的小鼠模型,验证了NO-wLED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并且能够防止肿瘤复发。

 

 

02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先正教授团队最新抗肿瘤免疫疗法应用——

 

文章题目:Near‐Infrared Triggered Cascade of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Core–Shell Nanoparticle.

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影响因子:16.836

引用产品:Mouse TNF-α and IL-1β ELISA Kits, FITC anti-mouse CD3, PE anti-mouse CD4 and APC anti-mouse CD8 antibodies

 

 

文章简介

抗肿瘤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仍面临与功效相关的严峻挑战。在此,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光触发的核-壳纳米粒,通过控制释放抗PD-L1αPD-L1)抗体和增强抗原呈递来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纳米系统(AZ-P @ P)通过整合金纳米棒(AuNRs)作为光热内核和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ZIF-8)作为外壳用于aPD-L1抗体的递送,并进一步进行聚乙二醇化修饰而构建。机理研究表明,AZ-P @ P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活化T细胞的浸润,从而引发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近红外光触发的AZ-P @ P可以显著破坏原发肿瘤并抑制转移。

 

 

 

03

南方科技大学李凯教授团队PDT-免疫治疗中的最新研究——

 

文章题目:Acceptor Engineering for Optimized ROS Generation Facilitates Reprogramming Macrophages to M1 Phenotype in 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

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影响因子:12.959

引用产品:Mouse TNF-α, IL-12p70 and TGF-β1 ELISA Kits

 

 

文章简介

本研究团队开发了三种具有不同ROS产生性能的新型AIE光敏剂,并分析其通过光动力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结果发现该类型光敏剂,不仅可解除肿瘤部位缺氧的限制,还可有效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无需借助其它免疫佐剂即可实现对缺氧肿瘤组织进行精准高效的PDT-免疫治疗,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04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先正教授团队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最新研究——

 

文章题目:Near-Infrared Light Responsive Nanoreactor for Simultaneous Tumor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Carbon Monoxide-Mediated Anti-Inflammation.

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

影响因子:12.685

引用产品:Mouse IL-6 and TNF-α ELISA Kits, Calcein-AM and propidium iodide

 

 

文章简介

光热治疗是极具潜力的肿瘤抑制手段,然而治疗中产生的高热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会造成肿瘤复发及治疗耐受,是目前光热治疗的一大问题。在此,具有近红外光响应性的纳米光反应器P@DW/BC被构建用于同时实现光热转化及一氧化碳生成。在808纳米激光照射下,材料既能够进行光热抗肿瘤治疗,同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还可以作为抗炎小分子有效抑制光热治疗引发的炎症反应。

 

 

05

深圳大学医学院杨平常教授团队揭示尘螨在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的作用——

 

文章题目:Cross-reactive antibodies against dust mitederived enolase induce neutrophilic airway inflammation.

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影响因子:12.339

引用产品:Mouse complement component C5a and myeloperoxidase ELISA Kits

 

 

文章简介

中性粒细胞炎症是部分哮喘患者显著的病理表现之一,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尘螨在气道炎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尘螨交叉抗原抗体在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通过对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尘螨抗原交叉抗体的检测及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细胞和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尘螨enolase与人enolase 72%的序列相似性。利用尘螨enolase特异性抗体,发现尘螨enolase Ab可与小鼠气道enolase结合,并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补体细胞C3aC5a等趋化中性粒细胞到达气道引起气道中性粒炎症,同时,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还发现,补体的激活可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凋亡,使气道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促进气道炎症的发生。

 

 

06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先正教授团队揭示RNF115其对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理——

 

文章题目:RNF115 plays dual roles in innate antiviral responses by catalyzing distinct ubiquitination of MAVS and MITA.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12.121

引用产品:Mouse CCL5 ELISA Kit, Ultra Fection 2.0 reagent

 

 

文章简介

MAVS MITA 是必不可少的衔接蛋白,分别介导针对 RNA DNA 病毒的先天抗病毒免疫应答。在这里,我们显示 RNF115 通过在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催化 MAVS MITA 的泛素化的不同类型,对 RNA DNA 病毒感染起双重作用。该研究小组发现在未受感染的细胞中,RNF115 持续催化 MAVS 发生 K48 位链接的多聚泛素化修饰,使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从而阻止过度的 I 型干扰素表达;在 DNA 病毒 HSV-1 感染细胞后,RNF115 催化 MITA 发生 K63 位链接的泛素化修饰,从而促进 MITA 的寡聚化以及对下游蛋白激酶 TBK1 的招募和 I 型干扰素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RNF115 基因敲除小鼠对 RNA 病毒 EMCV 更加抵抗而对 DNA 病毒 HSV-1 更加易感。该研究阐明了 E3 泛素连接酶 RNF115 调控 RNA DNA 病毒感染诱导 I 型干扰素表达的分子机制,同时深化了 RNF115 新功能的认识及对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理的理解,为未来开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07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波教授团队揭示了一种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纳米系统——

 

文章题目:A vaccine-based nanosystem for initiating innate immunity and improving tumor immunotherapy.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12.121

引用产品:Mouse IL-1β, IL-6, TNF-α and IFN-γ ELISA Kits

 

 

文章简介

低的治疗响应率限制了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发展。我们将CD274敲除的siRNA整合进商业化的人乳头瘤病毒(HPV L1)疫苗蛋白中,制备了一种基于疫苗的纳米系统。该纳米系统的生物安全性良好,并且可以增强免疫治疗的响应率。HPV L1蛋白可通过I型干扰素通路激活天然免疫,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协同抗肿瘤效果非常好。对于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肿瘤,改纳米系统能够减少71%的肿瘤复发,并且延长了67%的小鼠的存活期。此外,该纳米系统在不同突变的肿瘤荷瘤小鼠中,治疗响应率高。

 

 

08

西北大学医学院许冰教授团队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 LINC 00941在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

 

文章题目:LINC00941 promotes CRC metastasis through preventing SMAD4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activating the TGF-β/SMAD2/3 signaling pathway.

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影响因子:10.717

引用产品:UltraSignal ECL Western Blotting Detection Reagent

 

 

文章简介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指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近年来研究表明lncRNA LINC 00941在多种癌症迁移和侵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尚不清楚。通过TCGA数据库检索分析及组织芯片原位杂交检测LINC 0094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LINC 00941上调及下调细胞系,并通过Transwell及裸鼠肝肺转移实验检测LINC 00941对结直肠癌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利用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RNA immunoprecipitation (RIP)及质谱技术检测与LINC 00941潜在结合的蛋白并分析其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 

研究发现LINC 0094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较对应的癌旁组织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中下调LINC 00941的表达后,细胞的EMT和迁移侵袭能力抑制,而在HCT-116细胞中过表达LINC 00941则促进细胞的EMT和迁移侵袭。通过RIP及质谱检测发现LINC 00941可与SMAD4蛋白结合,蛋白截短实验证实结合区域主要位于MH2结构域。功能研究发现,LINC 00941可竞争性抑制β-TrCPSMAD4的结合进而抑制其泛素化降解,从而激活TGF-β/SMAD2/3 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EMT和侵袭转移。综上所述,LINC 0094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与β-TrCP蛋白竞争性结合SMAD4MH2结构域进而抑制其泛素化降解,从而激活TGF-β/SMAD2/3 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EMT和侵袭转移,LINC 00941可作为诊断和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潜在标志物。

 

 

09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李孝红教授团队揭示了一个解决化疗药物的运输障碍的潜在方法——

 

文章题目:Janus rod-like micromotors to promote the tumor accumulation and cell internaliz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s.

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影响因子:10.652

引用产品:Annexin V-FITC/PI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文章简介

载药纳米颗粒在血液循环,组织渗透和细胞内化方面面临一系列生理和病理障碍。在本研究中,提出了利用 Janus 微马达用以解决化疗药物的运输障碍。通过 side-by-side 方式制备具有不同 Janus 结构的纤维棒,并将脲酶和叶酸分别接枝于 Janus 纤维棒的两侧,作为微马达的动力源和靶向配体。脲酶的接枝密度决定微马达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在磷酸盐缓冲液和肿瘤组织模拟液中均检测到较高的运动速度和较大的均方位移。虽然微马达不干扰细胞摄取途径,但是自推动特性促进了叶酸靶向介导微马达的细胞内在化,从而呈现出较高的肿瘤细胞毒性和凋亡。微马达一侧的自推力增强了血管壁的侧向漂移和外渗,使它们在肿瘤组织中的积累量增加约 2 倍。微马达的治疗显着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延长了动物的存活率并诱导了强烈的肿瘤坏死,而对正常组织则没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和血液学异常。因此,本研究证明了一种可行的策略,可以克服血管外渗,肿瘤组织扩散和细胞捕获的系列障碍,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10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刘杰教授团队揭示了一个新型纳米粒子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文章题目:Iridium/ruthenium nanozyme reactors with cascade catalytic ability for synergistic oxidation therapy and starv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期刊:BiomaterialsA Edition

影响因子:10.273

引用产品:Annexin V-FITC/PI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文章简介

利用纳米酶在肿瘤微环境特异性响应的功能治疗癌症是一种新颖有效的策略。在本章中,采用简单的方法合成具有双酶活性的超小型铱钌合金纳米粒子(IrRu NPs),进行PEG表面功能化修饰提高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负载天然葡萄糖氧化酶(GOx),构建了可以发生级联催化反应的多酶活性纳米酶系统IrRu-GOx@PEG NPs。在第一催化阶段,IrRu-GOx@PEG NPs中的GOx将肿瘤组织敏感的葡萄糖降解为过氧化氢(H2O2),切断肿瘤的营养来源,通过饥饿疗法抑制肿瘤生长。在第二催化阶段,IrRu-GOx@PEG NPs中的IrRu NPs将上游内源性H2O2催化转化为高毒性单线态氧1O2O2,其中单线态氧1O2可以通过氧化疗法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O2解决了肿瘤微环境乏氧而导致饥饿疗法反应的终止,使饥饿疗法相关反应循环持续发生,还抑制因缺氧引起的肿瘤转移。体外催化活性研究表明IrRu-GOx@PEG NPs具有较好且稳定的催化性能,能有效诱导4T1癌细胞凋亡。此外,体内结果进一步证明IrRu-GOx@PEG NPs能够协同饥饿疗法和氧化疗法有效治疗乳腺癌。这种治疗策略有望用于其他癌症的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其他精选文献汇总

 

 

 

新的一年,花奖活动仍会继续进行,由衷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1年已经拉开序幕,四正柏也将一直与您携手共进,转乾坤!